四大突破!南京理工大学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中再创佳绩!
12月3日-6日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
在天津大学举办
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学子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襄创新盛举
经过各赛道的激烈角逐
我校参赛项目斩获8金12银
金银获奖总数位列江苏省第一
全国前列
实现四大突破!
首次实现所有赛道金奖全覆盖;首次实现产业赛道金奖“零”的突破;首次实现本科生创意组金奖“零”的突破;首次实现红旅创意组金奖“零”的突破。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由教育部等12个部门会同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天津大学承办。今年共有来自国内外151个国家和地区的5296所院校、421万个项目、1709万人次报名参赛。大赛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和展示自己的平台,促进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科研发展,加速了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激发了青年才俊无限的创新活力。
我校高度重视大赛的组织管理工作,于去年11月启动项目遴选工作。今年5月,学校召开了大赛启动会,专题研讨、部署校赛等各项工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双创学院会同各学院、各部门群策群力,广大师生踊跃参加。本届大赛我校共有865个项目、5000余人次报名参赛(其中主赛道项目593个,红旅赛道项目160个,产业赛道项目112个),报名项目数、参赛人数均创历史新高。7月在江苏省决赛中斩获一等奖14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0项,一等奖获奖数、获奖总数以及进入四强争霸赛项目数均创历史新高,并获评高教主赛道“优秀组织奖”和红旅赛道“优秀组织奖”,“钢铁烟气超低排放绿色革命的领军者”项目获得“最佳带动就业奖”并斩获全省季军。11月国赛网评结果揭晓,我校共有20个项目(13个国内项目和7个国际项目)进入到总决赛现场赛进行金奖争夺,晋级总数位列江苏省首位,全国第一方阵。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本次大赛
南理工获金奖、银奖的项目团队!
获金奖、银奖项目团队
金奖项目
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
项目名称:
中安抑燃——全球首创油火克星
洁净消防泡沫供应商
团队成员:
范梓俊、祝禾成、王桢、李笑颖、史云天、李家明、易然、李丛杉、张明雅、成于思、刘忠乐
指导教师:
张丁、刘景娜、胡伟、张天娇、汤永兴
负责单位:
化学与化工学院
项目介绍:中安抑燃针对水成膜泡沫灭火剂(AFFF)性能弱、毒性大、受制国外技术封锁等难题,历经三年技术攻关,提出全球首款洁净高效型AFFF配方,以全国产原料实现“环保、高效、安全、经济”兼具。产品完成军民多方试用,性能领先于国外主流产品。公司目前已与多家公司达成合作,收获多方认可推荐,为洁净高效灭火贡献中国方案、青年力量!
高教主赛道(研究生成长组):
项目名称:
爱尔沃特——钢铁烟气超低排放
绿色革命的领军者
团队成员:
孔维维、李国俊、虞明毅、郭梦晗、郑家豪、刘榕丹、古雨洁、廉政、张凯莉、张铭甲、叶柯妤、邓越、葛亦非、罗西、喻悦
指导教师:
张舒乐、张天娇、钟秦
负责单位:
化学与化工学院
项目介绍:爱尔沃特是一家集科研、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于一体的环保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钢铁烟气超低排放改造提供全产业链解决方案。针对钢铁行业低温脱硝瓶颈,开发出高效应用端低温SCR脱硝技术,推动了钢铁行业的绿色革命。未来,在深耕烟气治理的同时,爱尔沃特还布局碳中和治理市场,为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红旅赛道(创意组):
项目名称:
源水清——金属玻璃绿色治水
助力乡村振兴
团队成员:
周雪纯、裴超群、刘思楠、周鸣杰、徐竟尧、武晓婵、文建武、娄宇、张雪珺 、王泽源、李泽华
指导教师:
兰司、陈双琴、冯涛
负责单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项目介绍:源水清专注金属玻璃高能量、高活性、高效率的净水特性,团队多学科交叉融合,首创纳米玻璃制备技术、独创金属玻璃降氮增氧技术,专业解决养殖净水问题,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实现农村养殖尾水零排放,生产生态两手抓。未来,源水清将持续创新,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主旋律,开启生态养殖、绿色净水新纪元。
红旅赛道(创业组):
项目名称:
金陵龙灯——点亮非遗龙狮新航途
团队成员:
刘业洋、施雨、陈安婕、施正颖、叶昱霖、黑深情、韩双菲、贾姝勤、程子航、王语嫣、于洽
指导教师:
葛国政、甘丛婷、耿瑞楠、宋玉、宁德强
负责单位:
体育部
项目介绍:金陵龙灯团队聚焦打造“民族特色+现代创意”群众体育器材品牌,全国首创“中华健身龙”系列单人器材,是全国“彩带龙”指定器材品牌、残疾人广场龙舞专用器材。助力推动全民健身战略,建设健康中国,参与制定 2023 版龙狮竞赛器材标准,是第十五届全国舞龙舞狮锦标赛唯一执行单位。推动健身龙舞成为2025年全运会比赛项目。产品现已漂洋过海,走向世界,带动全球超百万人舞起中华龙狮,真正让舞龙舞狮走近大众,让中国传统文化浸润人心,将“中国龙”舞成了“世界龙”!
产业命题赛道:
项目名称:科莫特纺
——雷达隐身技术领军者
团队成员:
高晗、秦龙、郭荣辉、陆盛祺、冯陈诗、马晨敏、孙亚楠、吴利鹏、吴凡、刘欣、孙梦潇
指导教师:
吴凡、谈玲华、谢阿明
负责单位:
机械工程学院
项目介绍:应对雷达探测威胁后方地面装备安全性的国防命题,项目团队研制出高耐候型聚吡咯基宽频电磁波吸收剂,并利用先进纺织技术加工形成模块化、可替换、轻量化吸波织物,有效提升了地面机动装备行动隐蔽性与战场生存能力。面向国防工程建设,面向科学技术前沿,科莫特纺团队将在一针一线之间,织牢夺取战争胜利的隐身衣!
产业命题赛道:
项目名称:
冷极星—新型光子辐射器
打造航天器“防晒衣”
团队成员:
翟化天、杨宇龙、孟潇雨、宣羽婷、朱一丹、陈宇杰、阿尔曼江·铁木尔、李强、范德松
指导教师:
李强、范德松
负责单位: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项目介绍:冷极星团队致力于新一代柔性扩热散热的空间辐射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团队逐一攻破当前辐射器扩热层轻量柔性高导热难,辐射层吸辐比高以及大面积跨尺度制备难三大难题,实现了基于仿生微纳结构的高性能一体化空间辐射器的集成与应用验证,得到了命题单位高度认可。
国际参赛项目:
项目名称:
AIDA Structural Maintenance
Master-The World's
Leading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based on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团队成员:
Christina EL MOUSSAWI、Marco Martino ROSSO
指导教师:
Wang Zhan , Giorgio Monti
负责单位:
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
项目介绍:AIDA团队致力于持续推动结构健康辅助决策系统的技术创新,持续将数据算法与可视化管理相结合,为更广泛的场景提供完整的结构健康数据解决方案,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工业设施以及历史遗迹保护。本项目成功参与了意大利多个国家级试点项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系统算法被认定为全球领先。团队将继续与政府、企业合作,共同为构建更安全、更可持续、更有弹性的城市发展做出贡献。
国际参赛项目:
项目名称:
Advanced MOF-based
Electrocatalysts for Fuel Cell
团队成员:
Pan GAO、Yang LYU、Liangzhen LIU
指导教师:
Roland A.Fischer Weijin Li, Junhua Shao, Aming Xie, Haibo Zeng
负责单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项目介绍:团队致力于改进催化技术,推动能源发展,追求绿色生活。项目团队深耕前沿,突破氢燃料电池催化剂共性难题。项目通过对Pt基催化剂的机理研究,在配位聚合物基催化剂制备、薄膜制备技术、贵金属负载技术等方面进行创新,成功获得了成本更低、稳定性更高的铂基MOF电催化剂,创造了氢燃料电池催化剂技术的新标准。
银奖项目
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
项目名称:
慧眼哨兵——新一代低空无人机
探测雷达定义者
团队成员:
蔡凌萍、黄雪琴、邢灵尔、狄儒霄、邱林康、钱浩楠、余其旺、邹阳、初瑞雪、冯悦、陈晓敏、周丽、牛筱雅、李天琪
指导教师:
李洪涛、田巳睿、陈胜垚、席峰、杨会章
负责单位:
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项目介绍:慧眼哨兵致力于新一代低空无人机探测雷达的研发。项目团队基于全国产化信号处理平台,以软件化雷达体制为架构,以智能感知为核心,成功研制出国内首款具备鸟机识别能力,并具有高精度、强抗干扰能力与极优环境适应性的雷达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机场、监狱、公安等领域,并获得多位专家的推荐和认可,为国家低空安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
项目名称:
蔚“风”科技——低风速风能
全场景高效开发领跑者
团队成员:
张心阳、赵子琰、戴舒婷、葛琳芸、陈紫冰、虞昊轩、张心雨、吴紫缘、王梓洁、梁宇成、衡宇康、马凯、江美烨、韦筱冉、苗润卿
指导教师:
陈载宇、殷明慧、卜京、杨飞、赵大伟
负责单位:
自动化学院
项目介绍:蔚风科技定位于以“控制技术创新提升低风速风场效率的企业”,作为国内第一款低风速风机高效率风能捕获控制系统,本产品融合前期积累的风能捕获技术和动模实验技术,结合无冲突嵌入,有效降低改造成本,填补了相关细分领域空白,并获毅达资本投资意向。截止2023年底,相关产品及其核心技术已被多家公司采用,提升了低风速风机风能开发利用的整体水平,增强了已投运风场各型低风速机组的发电能力,推进了我国低风速风能开发的技术水平。
高教主赛道(研究生创意组):
项目名称:
国防测控尖刀——爆炸冲击波
压力传感器及校准系统开拓者
团队成员:
王良全、潘正伟、薛超阳、王语嫣、陈鑫、乐星贝、薛冰、王传志、陈家辉、熊振宇
指导教师:
孔德仁、张春燕、徐春冬、宋德锋、商飞
负责单位:
机械工程学院
项目介绍:为准确获取爆炸过程中的冲击波压力,解决毁伤测试领域关键器件“卡脖子”难题,项目团队历经十年,研制出军工级冲击波压力传感器及新型准静态校准系统,发表SCI论文23篇,申请国防发明专利20项,获2022年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产品获军方和各军工集团一致好评,在行业领域处于领先优势。国防测控尖刀,解决压力准确测试难题,支撑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
高教主赛道(研究生创意组):
项目名称:
晶层量测——第三代半导体
晶圆面形分析仪的开创者
团队成员:
李俊博、李丰芮、李方欣、杨振营、芮九多、田超群、刘斯靓、王琦、叶景怡、赵鑫洋、葛佳妮、陈佳乐、王进、邓嘉信、杨顺帆
指导教师:
韩志刚、郑东晖、崔珂
负责单位:
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项目介绍:我国第三代晶圆检测技术与国外差距甚小,当下正是在半导体领域实现“换道超车”的关键时刻,本团队提出三大国际首创技术,研制出历经三次版本迭代的晶圆面形分析仪,向国内晶圆生产厂家、半导体装备公司直接出售本产品及光学检测服务。团队致力于成为第三代面形检测的开创者,引领产业发展,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高教主赛道(研究生初创组):
项目名称:
先阀制人——做中国高性能
电液伺服阀的领军者
团队成员:
邓文翔、阙妮喃、胡渊豪、杨丰浩、周宁、易宇晗、顾悦、杨泽雨、杨晓伟
指导教师:
姚建勇、邓文翔
负责单位:
机械工程学院
项目介绍:埃柯睿斯致力于电液伺服高新技术研发,首创三项核心技术,研发系列电液伺服阀,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产品体系,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高端产品空白。我司产品得到行业专家广泛认可,现已成功应用于多项国家重大科技装备。未来我们将不断研发创新,持续实践应用,做中国高性能电液伺服的领军者。
高教主赛道(研究生成长组):
项目名称:
南理范群——军工级含能材料
智能装备制造的定义者
团队成员:
范琪、韩忠博、雷孝廷、管志远、刘琦、叶琪、赵鹏涛、肖雨欣、信美伊、李泽鉴、蒋倩雯、肖浩楠、张超、李启程
指导教师:
程鹤、胡伟、张文超、杨慧
负责单位:
化学与化工学院
项目介绍:南理范群,含能材料智能装备制造商,生产军工非标设备、装备及火工品自动化生产线,累计交付的30余条生产线涵盖兵器、航天、航空、核工业等领域。公司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建设及粉体工程装备等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南理范群厚重的军工自动化装备发展史,为国防建设提供了专业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为祖国军工事业发展贡献着“南理工人”的智慧和力量。
产业命题赛道:
项目名称:
多元防护材料的复合技术及应用
团队成员:
常耕、杜威、邹多艺佳、黄可意、张先波、郝宇、王思维、周于、高一轩、魏小凯、杨一帆、陈泓瑜、朱丽萍、孙原、吴群
指导教师:
潘绪超、何勇、祖旭东、焦俊杰、方中
负责单位:
机械工程学院
项目介绍:碳鼎新材团队隶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智能弹药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本团队响应了连云港神鹰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的产业命题。项目团队与命题企业一起深耕前沿技术,针对行业内面临的技术痛点,共同研发了多元防护材料柔性复合技术。集成防跌落、隔热阻燃、防冲击波和电磁屏蔽的四种功能。以柔性弹衣的形式覆盖在导弹表面,解决了我国弹药在储运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具有深远的军事意义和应用价值。
国际参赛项目:
项目名称:
Space Micro Power Unit
团队成员:
HaotianSUN、MingYOU、RuotianYING、XinyuJI、PenglinGAO、ShianZHANG、ChuanfeiHU
指导教师:陈丹鹤
负责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项目介绍:驭空,空间微型通用动力单元,旨在为卫星提供可靠、高效的动力系统。该动力单元采用先进的电推进技术,通过电能转化为推力,为卫星提供精确的姿态控制和轨道调整能力。驭风产品立足于俄罗斯市场,致力于促进中俄在航天领域的合作。作为中俄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驭风将为俄罗斯卫星领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团队由俄高校在读留学研究生组成,他们将与俄罗斯的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卫星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国际参赛项目:
项目名称:
Create a New Era of
Safe and Sustainable Battery
团队成员:
Yuyang ZHOU、Mingyang CHEN、Dima NOVIKOV、Anya BAZUEVA、Maria PRONSKAYA、Olga PAKHOMOVA、Yuhao WANG、Nasif RZAEV
指导教师:
张文耀、朱俊武、Dubko Alexey Igorevich
负责单位:
化学与化工学院
项目介绍:团队致力于长续航储能电站技术的研发,该技术是全球最前沿的技术之一,能够保证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拥有巨大的市场。团队已拥有3项核心技术,分别是自主研发的专利材料 —— 钒基聚阴离子氧化物,在水性电解质中引入量子点添加剂以及动态重构技术。团队坚信,产品将为能源领域带来巨大推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和应用。
国际参赛项目:
项目名称:
Plasma-Engineered
Transition Metal Nitride Catalyst for
Fuel Cell Electrode in
Smart Grid Application
团队成员:
Xiaoyu GUO、Yurong YIN
指导教师:欧阳博
负责单位:物理学院
项目介绍:等离智网致力于新型非铂催化剂的研发,项目团队深耕前沿,突破菲薄催化剂研发共性难题,击碎相关领域技术壁垒,最终成功研制出高性能、低成本、易回收、长寿命的非铂催化剂,具备开创性和强竞争力,全面适用于燃料电池及智能电网领域。未来,等离智网将继续占领催化剂市场高地,领军多领域高速发展,持续卓越创新,开启催化材料新纪元。
国际参赛项目:
项目名称:
Moon Intelligent Cooperative
Exploration Blazer
团队成员:
Zhong WANG、Yuhui HU、Mingming ZHANG
指导教师:
游安华,缪莹莹, 周成,明超,杜思亮
负责单位:
工程训练中心
项目介绍:飞行狼团队提出了大规模协同探测技术并着手研发应用。随着中俄航天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团队通过集群网络扩展检测范围进行精确定位的技术。团队采用了智能和自适应制导的解决方案,发出一种利用基于视觉的相对导航系统,让应用也成为可能。
国际参赛项目:
项目名称:
Economical Transportation Nova
团队成员:
Duanning SHEN、Chenxin YANG
指导教师:
Hou Yaqiao,Li Miaoqing,Xu Ruihua,Xia Fanwushuang
负责单位: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项目介绍:环卫星云打造了国际领先的短途运输服务平台。至今短途运输服务最大的短板是数据一体化的设计,而我们产品是以数据库为基础打造短途运输服务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我们的核心技术掌握自主芯片程序能力,研发AI-Based Edge相机,和建立面向短途运输智能算法与实时调度服务,作业从人工指令变成系统生成,清运全过程智能统筹,项目始终专注环卫,聚焦运输,做国际环卫管理服务平台领跑者。
学校将充分发挥大赛牵引作用
做好“三个坚持”
坚持“以赛育才”,持续加大校内外教学和实践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完善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坚持“以赛促用”,推动创新教育与破解产业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塑造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生态体系;坚持“以赛为媒”,积极搭建经验互鉴、资源共享、协同共进的创新教育平台。
未来,南京理工大学
将让更多学生在数字时代
创新发展的实践锻炼中收获成长
让创新教育成为学校新时代发展的
一张闪亮的名片!
往期推荐
出品丨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策划丨新媒体中心
来源丨双创学院
编辑丨褚易凡
初审丨杨钰婷
审核丨卢晓云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